全國罕見雷州半島石狗藝術源遠流長 雷州石狗歷史悠久,數量眾多,分布廣泛,內涵豐富,造型千姿百態,形神各異,栩栩如生,是一份獨具地方特色的珍貴文化藝術遺產。
雷州石狗雕刻藝術是雷州半島上的一朵藝術奇葩。雷州石狗造型千姿百態,形神各異,栩栩如生,且歷史悠久,數量眾多,分布廣泛,內涵豐富,獨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,在全國絕無僅有,是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產。
雷州石狗分布不均勻,呈現沿海多、內陸少,西部多、東部少的特點。主要分布在徐聞、雷州(原??悼h)、廉江、遂溪等地鄉村的村頭、巷口、廟宇旁,以及房屋門前、水塘邊。其中以徐聞縣邁陳鎮、角尾鎮;雷州市龍門鎮、覃斗鎮;廉江市營仔、橫山鎮、良垌鎮;遂溪縣江洪鎮、草潭鎮等地的石狗數量為多。不同地域發現的石狗形態差異很大,區域間發展演變的序列特征比較明顯,一般發現石狗的村莊建村年代都比較早,最遲也在清末民國時期。據不完全統計,雷州半島遺留的石狗近萬只。目前,僅湛江、雷州等地博物館收集到的石狗已有近500只,大部分石狗或散落在鄉野荒郊、村頭巷尾,或掩埋地下,或由村民自行保管。
雷州石狗是在雷州社會歷史與地域自然條件下,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產物,帶有濃重的民間民俗信仰色彩。它以圖騰崇拜、雷神、雷祖信仰為文化底蘊,受楚漢文化、道教文化、佛教文化、風水堪輿術的深刻影響,有“呈祥報喜”、“守護神靈”、“司儀寵物”等多樣、復雜、廣泛的用途。雷州半島是世界兩大著名雷區之一,也是“天下雷王”故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