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州姑娘歌是在雷州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曲藝形式,雷州姑娘歌是雷州半島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。它流行于雷州半島,用雷州話演唱。姑娘歌手女的稱“姑娘”,男的稱“相角”,領頭人(師傅)稱“高功”。因以姑娘為主,相角為輔,故稱“姑娘歌”。
姑娘歌產生早于明代隆慶年(1567~1572年),至清代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在雷州半島蔚為盛行。其表演以對歌斗歌為主要特征,表演時邊唱邊輔以簡單的舞蹈動作。唱腔風格古拙粗獷。表現形式有頌神歌,對唱歌、勸世歌。其勸世歌后來發展為雷劇。演唱的內容有敦情說義,談天論地,風雪花月,包羅萬象。
姑娘歌當年享有盛名的有周阿蓮、陳守經等藝人。并且有一批社會名流、文人墨士介入其中的活動。如清代乾隆三十六年進士陳昌齊(雷州市人)根據外江班劇本《三元記》中的一折,移植為勸世歌本《斷機教子》;黃清雅、丁宗閩(皆為清代嘉慶年間舉人)參與姑娘歌本的寫作,留下了大量的本子如《雷州歌藍》等和經典片段。歷代在民間享有盛譽的姑娘歌藝人,有清末的月鳳、妃月、老章;民國年間的陳守經、陳敬哉、蔣必盛、林桂英、林時忠、李蓮珠、周定狀、田連喜、許連興;當代年輕藝人有陳家悅、符海棠、周伍、符海燕、潘琴玉、張梅春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