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,家家戶戶做年籺那壯觀場面:搓粉、摘籺葉,從和面、揉面團、包籺、印籺等一系列過程;全家大大小小圍在一起,有說有笑,其樂融融?!睆V東湛江吳川市政協委員、嶺南書畫院副院長凌劍飛1月24日受訪時說。
凌劍飛介紹稱,做籺、吃籺是粵西人過節最古老、最傳統,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,而且不同的節氣會做不同的籺,冬至、春節、婚嫁等等多種場合都會做籺。在吳川,每年在過年前幾天的臘月二十六、二十七,家家戶戶便開始做籺,以示送舊迎新,還要用籺“擺年”(將籺放在家中,跨越新舊兩年)和“敬神”,以祈求生活美好。
記者來到吳川梅錄十字街,見到賣籺的攤檔不少,一筐筐、一籠籠,有菜包籺、壽桃籺、水籺、煎堆籺、灰水籺、田艾籺等。前來買籺的人更是絡繹不絕,有的人干脆現買現吃,場面很是熱鬧。
正在買籺“擺年”的張福明說:“籺,是年的味道,春節不吃籺就沒有過年的感覺,各個品種的籺也都有不同的做法、不同的形狀、不同的吃法、不同的味道?,F在過年,很少人自己在家動手做籺了,籺都是買回來的,省了很多功夫,但也少了很多樂趣?!?
張福明說,生長在上世紀70年代前的吳川人都有過做籺的經歷,這是一個家庭每年為數不多的歡聚時光。大家都放下了平日里的忙碌,在認真做籺的時候,順便與父母長輩聊聊天。
“好不容易蒸好出鍋的籺,部分留于自己家人享用,部分送去給親朋好友、左鄰右舍品嘗?!绷鑴︼w稱,籺,在親友鄰里間傳遞著鄉親最純樸的感情,從城里讀書回來的游子們,或者已在城里成家立業定居的兒女們,回家吃上爸爸媽媽做的籺,會比任何一頓美味佳肴都要開心。
“對吳川人而言,年的味道,真的不是藏在老街深巷里的炮竹聲,也不是掛在家門前紅彤彤的燈籠,而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做籺,吃籺的味道?!绷鑴︼w感嘆道。